随着二手车行业的兴起,二手车凭借价格优势和选择多样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因不了解或不重视政策法规,二手车买卖同样存在着很多风险。近日,清苑区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因购买二手车而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在民庭庭长沈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实现案结事了。
2021年4月,原告在网上通过中介从被告处购买某品牌二手汽车一辆,双方签订了合同,原告通过转账向被告指定账户汇入购车款并于当日交付了车辆。车辆使用了近两年后,2023年3月,原告发现停放在某邮局门口的车辆不见了,原告当时以盗窃案报警。某市公安局分局刑事侦查大队经出警调查,该车辆系原车主分期贷款购买,因未还贷款被贷款公司拖走,系经济纠纷,不予立案处理。故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主张解除原、被告之间的车辆买卖合同,要求被告返还全部购车款。
沈法官接到案件后,认真分析案情,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该案经过诉前调解阶段,双方因争议较大而调解未成,遂沈法官及时开庭审理,了解到原、被告双方对案件事实的争议不大,但对于返还的购车款,双方差距较大。
庭审结束后,针对争议焦点,沈法官又采取“背靠背”方式进行调解,一方面告知原告,其在签订合同时未对车辆手续进行审查,主观上存在过错,且使用车辆已近两年;另一方面告知被告,其明知出卖车辆权属不明确仍将其卖出,导致原、被告之间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原告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返还一定数额的购车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沈法官不断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将法理说透,将道理说通,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当日被告返还原告购车款六万元的调解意见。在沈法官的见证下,被告当场履行。至此,该案得到圆满化解。
法官提醒
目前,二手车市场仍存在抵押车买卖现象,一旦涉及车辆被依法查封、扣押等他权处置行为,买受人就会面临“车财两空”的境地。购买二手车应通过正规渠道,慎重检查车辆手续是否齐全,认真看清购车合同条款,确保交易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