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清苑区法院:香港百岁老人遗嘱引纠纷 家事法庭倾心
作者:保定市清苑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23-11-21 11:06:02 打印 字号: | |

“叶落归根”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深深夙愿,回家更是国人最深刻的信仰。自古以来,安土重迁,无论身在何处,暮年之时必回故土,这种渗透骨血的归乡基因,是我们的祖根观念,更是中华民族特有凝聚力的体现。近日,清苑区法院城关人民法庭受理了一起香港百岁老人归乡立遗嘱引发的纠纷。

老人吴某某,1919年生人,建国前就去往香港,生活数十年后取得了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因老人终身未婚也未生育子女,出于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决定返回故土安度晚年。返乡后,为使自己身后的财产得到妥善处置,老人自书遗嘱将全部积蓄分配给亲属,因被告吴某一为家族直系唯一男丁,老人将故去后的丧葬立碑等事宜交由吴某一处理,并将遗嘱所涉存款交由吴某一支配。后老人去世,遗嘱中所涉当事人找到吴某一要求按照老人遗愿分配遗产,因老人生前及身后事花费钱款数额未形成一致意见,故诉至法院进行处理。

城关人民法庭为清苑区法院专门处理家事案件的特色法庭,在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案涉人数较多,又都系同族亲属,便决定在家事法庭进行调解。利用家事法庭“客厅家居式”布局,缓解到庭当事人的对立情绪,为接下来的调解工作提供良好氛围。双方当事人到庭后,就老人在被告赡养期间花费、身后事花费、立碑所需花费存在较大争议,在扣除以上支出后,才可以按照老人遗嘱的比例分配遗产。老人的十余名亲属在法庭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原、被告双方及代理人提出了各种分配方案均被否决,调解至中午12点,仍未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承办法官考虑到如果现在中断调解,不仅会使一上午的调解工作功亏一篑,再次组织大家到庭也会增加各个当事人的诉累,为了不让群众多跑路,承办团队人员放弃午餐及休息时间,继续进行调解。法官语重心长地对老人的亲属们说:“老人的遗愿是你们将她安葬在其父母身边,还希望你们作为她最亲的人,能够拿到一些钱并感到开心。如果看到你们因为分割这笔钱争得面红耳赤,对簿公堂,反到伤了亲情,岂不是违背了老人的遗愿。遗产是有价值的,但你们之间血肉相连的亲情,才是真正无法估量的财富。”听了法官的话,刚才还争论不休的亲属都面露愧色,低下了头,谁也不再为老人花钱多少而言语。随后,法官让被告将老人生前看病、白事等花费票据拉单列明,各方核对后进行累加,最终得出一致数据。大家也都自愿拿出一部分分得的财产用于给老人立碑。至下午2点,各方终于签订完调解协议,被告按照协议内容当场向各原告进行转款,案件一次性了结。此次成功调解不仅使老人遗愿得以完成,也使亲人们明白了亲情的可贵与无价。

“家事审判不仅追求个案公正,更是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下一步,清苑区法院将继续坚持“以和为贵、弱化对抗、诉调对接、全程调解、有效化解”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各类家事纠纷,从单纯的家事案件调解向情感修复、亲情弥合、心理释然转变,用司法护航家庭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保定市清苑区人民法院
联系我们